7月14日上午,郓城县郓州街道东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格外热闹。山东大学志愿者王璐拉着小学生李梦瑶的手走进教室:“今天要学防溺水漫画课!”这是郓城县“乐郓”成长营开班首日的场景。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郓城县委组织部、共青团郓城县委、郓州街道联合举办,共招募50多名省内外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儿童提供免费托管服务。
“暑假最愁孩子没人管,现在送到社区安心多了。”东城社区居民王洁把孩子送进教室后匆匆赶往工作岗位。通过前期走访,团县委发现社区里像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双职工、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普遍面临孩子暑期“看护难”。为此,团县委协调相关部门资源,将闲置的社区活动室改造成托管教室,并依托“青鸟计划”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托管报名通知发出两天就招满了,家长需求比预想更迫切。”项目负责人任珊翻着登记表说。
翻开课程表,上午作业辅导、下午特色活动的安排清晰明了。“除基础托管服务外,还将融入红色教育、兴趣培养、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等特色内容,助力儿童全面发展。”共青团郓城县委书记端木林丹介绍。9岁的学生刘一淳展示着刚完成的“我眼中的哪吒”绘画作品:“老师帮我画的图像,我涂的颜色,这比在家玩手机有意思多了!”开班前,对大学生志愿者们提出“三心”要求:以责任心保障安全、以耐心引导成长、以创新心丰富课程,真正让孩子们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目前,全县9个乡镇、社区托管点已启用。在张营街道“小荷学堂”,志愿者正带孩子们做科学实验。“孩子回家主动讲航天知识,变化特别明显!”家长祝雪萍连说三次“没想到”。
“爱心托管”主题志愿项目不仅是缓解家庭压力的惠民工程,更是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郓城县采用“托”“管”“学”等融合模式,打造了“团委+社区+团干部+志愿者”的多方联动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开设56期,服务儿童2200余人次。(苏亚 樊明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