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钱江晚报:守护梦想天堂 四百多万城市志愿者温暖杭州

钱江晚报:守护梦想天堂 四百多万城市志愿者温暖杭州

日期:2025-07-16      来源:钱江晚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褚陈静 孙佳怡

d4628535e5dde7118a73b2be25e0e70b9c1661f0

杭州延安路平海路口,“最美人墙”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供图

  夏日傍晚,杭州气温超过35℃。与西湖咫尺之遥的延安路平海路口,随着交通信号灯变换,“最美人墙”志愿者单洋和39名同伴不停跑动。手拉手,开合间,一道橙色“人墙”筑起,将行人和车流分割开来。

  这是运行10年的“最美人墙”首次尝试在暑期“上线”。“比天气更热的是大家的参与热情。”杭州市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沈廷冲说,尽管暑热当头,通知发出不到半天,报名人数就超出了既定计划。

  在杭州,以“最美人墙”为代表的志愿服务早已超越个体善举,汇聚为城市血脉中的温暖力量。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和“最具幸福感城市”,30余年来,杭州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他们,不只是“志愿杭州”小程序中的数字,更是活跃在你我身边的“凡人微光”。从“最美”标杆的引领,到全民参与的共鸣,再到专业服务的深耕,杭州志愿服务正以独特方式,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精神,描画“浙江有礼”从内秀外化的文明素养。

9f2f070828381f304ccb7599d60e65186f06f0d4

杭州延安路平海路口,“最美人墙”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供图

  最美榜样,成就城市精神坐标

  杭州亚运会志愿者群体、杭州市绿色志愿服务总队、蚂蚁集团员工志愿者文博服务队……近日,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布,杭州捧回10项荣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杭州全面落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相继孕育出“最美人墙”“武林大妈”“小青荷”等城市志愿服务“金名片”,也涌现出“时代楷模”陈立群、“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中国好人”彭清林等一大批学雷锋先进典型。这些“最美榜样”,以个体的闪光,激荡出1200多万颗心灵的共鸣。

  榜样,是一人独行到百人同行。去年8月退休后,每周六晚,孔胜东依旧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中山北路的修车摊前。“公交车平安开到了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这件事没有终点。”与39年前不同,已有300多名志愿者穿上红马甲,加入孔胜东志愿服务团队,或是接过修车工具,或是参与社区服务。接续涌现的“孔胜东”们让爱心与责任如同车轮一般,永不停歇地向前滚动。

  榜样,是心手相传的爱心接力。杭州建国中路锅子弄口,持续48年的“最美凉茶摊”又到了出摊时。2021年8月,凉茶摊创始人顾忠根去世,杭州市上城区凤凰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接过爱心约定,延续着顾大伯三代人的善举。“4年来,凉茶摊已经发展出12个点位,每年为路人送出7万多杯凉茶。”中心负责人章贤锋说。

  榜样力量的“磁场效应”,也催动着志愿服务队伍蓬勃壮大。目前,杭州已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阵地3450个、注册志愿服务组织14547个,注册志愿者总数达400多万人。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还将汇聚各方力量建强队伍,着力打造“最暖杭州”志愿服务总品牌。

562c11dfa9ec8a13745808d3770cb89fa0ecc066

“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在社区开展便民修车志愿服务。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供图

  一呼百应,塑造共同价值追求

  “坐轮椅进场有志愿者接应,‘蓝马甲’非常礼貌,出场也很快,杭州不愧是我的家乡。”今年3月,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晒出观看2026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经历,为提供无障碍服务的“小青荷”点赞。这篇帖子提到的正是浙江理工大学志愿者陈鑫磊。“被人看见的温暖,让所有汗水都有了重量。”陈鑫磊说。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除了3.76万名赛会志愿者外,更有149.5万名城市侧志愿者投身服务。而这股力量在“后亚运”时代持续奔涌——以“小青荷”为例,2024年以来先后服务保障75场次赛会活动,累计发动志愿者超5.1万人次,服务时数达40.6万小时。

  “一呼百应”的不只有高校学生。打开“志愿杭州”小程序,“志愿活动”专区不停滚动着志愿服务招募信息,让参与志愿服务触手可及。

  “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力量动员专项活动,常态化动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居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活跃率不断提升。”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中高考期间,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志愿服务队主动加入“武林大妈”护考队伍。“联盟单位的加入为志愿服务团队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也号召着更多‘被服务者’向‘服务者’转变。”“武林大妈”秘书长杨映霞说。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随着一大批志愿服务队伍、阵地品牌持续活跃在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杭州形成了“人人争做志愿者”的风尚。

a044ad345982b2b7acd6402c4fa2e2ff77099ba8

2024年,少年志愿者参与杭州“最美凉茶摊”志愿服务。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供图

  服务升级,赋能城市发展

  如今,杭州志愿服务不仅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城的“爱心网”,更实现了“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向专业化、国际化不断迈进。

  今年6月,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接到线上求助,听障人士张先生因突发疼痛需紧急就医,但沟通困难。资深手语翻译员雷雯雯迅速赶到医院,为张先生提供了从预检分诊到取药指导的全流程免费手语翻译服务。

  作为浙江省首个专业5A级手语无障碍服务机构,“手语姐姐”有着专业手语志愿团队100余人,能够实时响应一对一陪同翻译服务。“2023年起,还专门成立了残障人士法律权益保障志愿服务项目,累计服务300多名残障人士。”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副理事长田美佳说。

  除了为重点群体“量身定制”服务,还有一群人在为“绿水青山”奔波。

  杭州叫得上名字的河流旁,总能见到杭州市绿色志愿者坚持巡护的身影。“今年杭州将举办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我们会结合自身所能,邀请部分科普老师共同开展宣导,传播生物多样性知识,助推全民绿色行动。”杭州市绿色志愿服务总队副总队长孙毅说。

  “我们正在推进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式发展,推动专业领域志愿服务发展,全面建强各类专业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杭州也将聚焦“一老一小”、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的志愿服务,实现供需“双向奔赴”。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