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第134届广交会时间,记者了解到,团市委联合海珠区团委,围绕广交会服务需求,设立100个志愿服务岗位。从第一期广交会到第三期广交会,以4个志愿服务驿站为据点,3000名展会志愿者将有序接力服务,为中外客商提供语言翻译、场馆指引、办证咨询、文旅宣传、交通疏导、应急医疗交通指引等服务,切切实实为客商们参加广交会提供便利。
本届广交会开幕后,每天早晨6点,志愿者们便早早来到集合点,经志愿者总督导进行岗前培训后,陆续去到指定岗位开展服务。
“之前就知道广交会,这是我第一次当广交会志愿者,我今天在馆外给好几名外国客商做指引,他们都夸我们志愿者的服务很贴心,这让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志愿者小刘是一名暨南大学的“00后”学生,来自中国香港。报名加入广交会志愿者队伍后,他认真参与了培训,提前熟悉广交会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
志愿驿站是志愿者的大本营,也是为客商提供服务的根据地。据了解,广交会展馆周边设有4个志愿服务驿站。驿站设计融入海珠地标,展现了广州塔、琶洲塔、十香园、大元帅府、潘鹤雕塑园、邓世昌纪念馆等景点照片,邀请广大中外客商来海珠欣赏美景,感受广府文化。
驿站内则整齐摆放着广交会展馆分布地图、广府文化欢迎展板、雨伞雨衣、饮用水、应急药品、广州美食景点折页、海珠文旅宣传地图、海珠区概况介绍等物资,志愿者们为中外客商提供语言翻译、场馆指引、办证咨询、文旅宣传、应急医疗、交通指引等服务。
驿站外,“搭地铁游海珠”的展架也广受中外客商欢迎。展架上挂着从广交会展馆搭地铁前往广州塔、海珠湿地公园、太古仓、广州市文化馆等景点的地铁线路书签,吸引了众多客商咨询、取用。客商通过扫描书签上的二维码便可获取广交会展馆地图。
此外,志愿驿站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参与互动的客商有机会获得限量版的广交会志愿服务明信片或纪念奖章。有客商开心地展示了领取到的明信片,并表示要将其寄回家留作纪念。
在工作中,令志愿者小刘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完成任务时客商的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了”。“那个瞬间我真的觉得我们情感紧密相连。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广交会志愿者感到自豪。”他说。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 通讯员:广青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