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我是医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展现青春担当”……面对突发的疫情反弹,沈阳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下达征集流调志愿者的指令,公安部门迅速落实、高效组织,沈阳医学院展现医学院校担当,接到任务后2小时内快速集结了1455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都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准医生。
14天,开启电话流调模式
这1455名大学生志愿者配合公安干警,第一时间深入市内1个总部、14个区、4个郊县,开展了为期14天的疫情防控电话流调等志愿服务工作,时间之长、人数之多、任务之巨、跨度之大均超越以往。
沈阳医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这是沈阳医学院组织选派的第三批大学生志愿者,学校已累计三批选派2206名师生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沈阳医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础上,用实战磨炼准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2小时,凸显准医生的担当
本轮疫情反弹正值五一假期过后,人员流动量大,流调任务极重。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全市急需增强具有医学背景的流调人员力量。
沈阳医学院此轮志愿者选拔主要从毕业实习的大学生中选拔,因为无论从专业知识的储备,还是毕业实习经验,他们都能最快适应情况,最有效率地开展工作。大学生们克服了需要参加考试、就业招聘等实际困难,积极踊跃报名。一名毕业生说:“2003年非典,我上小学;2021年新冠疫情,我已经成长为一名准医生。我们不能只看师长们冲锋陷阵,应该与他们并肩作战。”在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下,1455名沈医学子两小时内集结完毕。
第二次,日记中记录“战疫生活”
临床医学专业志愿者韦同学介绍:“今年1月,我就当过流调志愿者,对这部分工作比较熟悉。电话流调不是简单的机械询问,而是要在聊天中快速筛选有用信息,保证信息准确。”一天的工作,她连续拨打了20多个电话,工作忙碌又井然有序。
“我是一名学生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冲在抗疫第一线,为沈城抗疫添砖加瓦。相信在大家的协同抗疫下,我们一定能再次跨过这道难关。”连续奋战的流调队员们虽然工作很累,但是在他们的日记上,写得最多的是喜悦、是感动、是责任,是对公安干警忘我工作、高效实干的敬佩……
凌晨后,学生返校她回家
直到凌晨,公共卫生学院的辅导员何青芸老师才踏上了回家的路。作为100人青年突击队的带队教师,何老师刚刚做完整队学生的统筹协调工作,她确认每名志愿者都安全返校,并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待命。口腔医学院辅导员赵晓姝是一位准妈妈,她说:“作为带队老师,我既要给同学们做一个好榜样,也要给我的孩子最好的胎教!”
沈阳医学院相关负责人指出:疫情,对于医学生来说既是一堂真实的医学人文课,也是一本涵养仁心仁术的生动教材,更是一次严格的职业生涯考试。到国家和城市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沈医发出的号召与指引,也是沈医学子在考验面前迸发的青春力量和专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