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百年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暨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邓晓东参加会议并就“宁波构建志愿服务社会化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作主题演讲。
近年来,宁波把志愿服务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重要载体,成为打造“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品牌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全市有214万注册志愿者,1.4万个志愿服务组织,平均每月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场,23个单位和个人被评为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志愿之城”“随手志愿”已渐成宁波城市品牌和社会风尚。
一是建立健全多元化传播体系。深入实施理念普及行动、文化传播行动、交流展示行动,开展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举办志愿文化交流沙龙,开发志愿服务文创产品,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建设国际志愿者基地,筹建志愿者服装博物馆,增强志愿服务文化自信。
二是建立健全协同化领导体系。把志愿服务写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党委统筹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任务清单,推动部门协同发力。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指导中心),设学雷锋志愿服务枢纽站、工作站,强化机构服务指导。
三是建立健全社会化运行体系。推进志愿者协会社会化改革,迭代升级We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志愿者学院、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志愿服务基金会、81890志愿服务中心,确保志愿服务常态长效。
四是建立健全科学化制度体系。推进《宁波市志愿服务条例》修订,制定印发系列制度办法和标准,规范荣誉评定和激励回馈,筹备出台联合激励办法,促进志愿服务健康发展。